记者: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全国书学讨论会和第十一届讨论会的基本方案。
郑晓华:全国书学讨论会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当代书坛重要学术品牌活动。从1981年首次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0届。经过30多年的努力,全国书学讨论会已成为业界普遍认可、在海内外同行中拥有很高声望的书法研究最新成果(论文类)高级别交流展示平台。全国书学研讨会自开办以来,一直坚持学术至上,倡导兼容并蓄,百家争鸣,以独立之精神,科学之方法,兼融中西学术,推进书法理论研究工作。对于推动改革开放以来书学研究的繁荣,深化对书法艺术规律的探索,促进书法艺术事业全面均衡发展,培养书法理论研究人才,起了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与全国十次文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承续中华文脉,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书学研究深入拓展,促进书法事业全面繁荣,中国书法家协会决定举办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
十一届书学研讨会鼓励研究者深入挖掘传统书法的人文艺术价值,对中国书法发展史进行系统梳理;提倡通过不同学科、方法论的交叉融合使用,对研究对象做出有新意的跨学科综合研究,展示当代书学研究的深度与新气象;鼓励作者对当代书法的时代境遇、创作现状、审美取向、历史趋势等方面问题进行有深度的学理分析,为当代书法创作的继承与发展提供学术引导,等等。凡是未发表的有关书法理论、史论、美学、技法、考证、教育、评论等各个方面论文,均在投稿范围之内。
中国365投注终止_约彩365ios下载_365网站游戏将按照“公平”“公正”“规范”等要求,组织专家对来稿进行评选。从论文选题的学术价值、论述展开的丰富性与合理性、论文语言和学术规范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估,评出入围论文80篇左右。计划于今年内,在上海市召开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届时将邀请部分入选者参会现场交流。
关于投稿的具体要求,非会员入选者的入会资格等,请大家查看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布的《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征稿启事》。
记者:与往届相比较,本届讨论会的举办有哪些新举措?
郑晓华:书协工作在国家有关改革发展的政策法规指导下进行。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的相关工作,与往届相比,作了几个方面调整:
第一,按照国家有关文艺奖项精简改革的规定的要求,讨论会入选论文不再设立一、二、三等奖项。
第二,把学术诚信检验纳入评审,设立了论文作者抽查面试环节。
第三,针对“独立完成”与“合作论文”的入会资格不对等问题,这次评审明确规定,合作论文署名不得超过2人,入会资格仅限第一作者。
第四,青年是事业发展的未来希望所在。为了书法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次讨论会加大对青年理论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讨论会期间,将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举办专题学术报告会;同时邀请部分论文入选新作者,担任学术报告人。
记者:为什么要增加面试环节;论文面试与作品面试有哪些不同要求?
郑晓华:“诚信”是中华文化传统美德,也是书法行业行风建设的重要方面。为了加强“学术诚信”的建设,并且从机制上给予保障,本次讨论会尝试实行“论文作者抽查考核”制度。毋庸讳言,多年来,书法界存在一个顽疾,即展览投稿“代笔”现象。经近年来实施抽查面试(特别是2016年八届新人展实施入选者全员面试,不给作假者留下任何侥幸过关的空间)不良风气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遏制。在研究领域,论文“代写”现象也存在。所以这次书学讨论会借鉴展览考核机制,对论文入选作者进行抽查,希望藉此整肃学风,杜绝学术造假。讨论会面试主要核查学术基本功。在论文所涉领域,考官会提几个问题,检验一下,论文是否他本人所作。我们邀请的专家都是行家里手,不要幻想还可以蒙混过关。我相信,通过这一举措,名利驱动下的论文“代写”现象也会得到有效控制。具体安排:在下半年,在上海市召开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之前,按一定比例抽取部分作者参加论文答辩、考核。通过答辩、考核者取得入选资格,未能通过的取消入选资格;接到通知后未参加答辩考核者,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
记者:请介绍一下往届论文投稿数量、投稿作者身份与职业基本情况?
郑晓华:书学讨论会投稿,每届大概在1000人左右。前三届的投稿情况:2009年第八届书学讨论会(河南郑州)1173篇,第九届(山西古县)1021篇。第十届(河南安阳)1167篇。目前我们书学讨论会投稿作者队伍,大概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是从长期活跃在书坛理论界的老作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真正是出于对书法艺术的挚爱(有的从80年代开始投稿、获奖),投入书学研究。不少人已经硕果累累,在本学界有很大影响,仍笔耕不辍,不时推出新成果。这个群体,学术积累丰厚,研究能力较强,至今仍然是我国书学研究的中坚。第二板块是书坛理论界新生力量,90年代后高等院校培养的书法专业硕士、博士,他们普遍经过较好的学术训练,论文选题覆盖面广,有学术深度,达到较高专业水准(当然也参差不齐)。这是当代书坛理论界的主体,而且体量越来越大。第三板块是新兴的业余研究作者群体。他们从事不同职业,爱好书法(也有国展获奖者),有意在书学研究上
做一些拓展。这部分作者,总体来说学术积累相对还薄弱(当然也有优秀的),论文的选题、深度、写作规范等也往往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拿出有分量的学术成果,还需要有一个努力的过程。这里我想特别说明的是,不管是新老作者,牌儿多大,在本学界是否有影响,学术面前人人平等。书学讨论会一定会秉持公正,公正评选。每个人的论文水平是入选的唯一根据。
记者:投稿者要注意哪些问题?
郑晓华:关于投稿的具体技术要求,征稿启事已经说的很明确,请大家仔细阅读,认真遵守。违反了规定条款,可能对投稿论文产生负面影响,直至被取消评审资格,请大家一定高度重视。
记者:您对本届讨论会有何期待和希望?
郑晓华:十一届书学讨论的筹备和召开,适逢我国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6年11月,十次文代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大会开幕式,又一次就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国新时期文艺事业的发展和文艺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作出了阐述,提出了要求。这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文艺工作的行动指南。书学讨论会是我们书法界理论研究领域的一次盛会,也是我们书法理论研究的成果的一次大检阅。希望我们广大同道,从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来定位我们的书法研究工作,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研究,精益求精,拿出好论文,踊跃投稿,争创本届讨论会亮点。祝大家在本届讨论会评选中取得优异成绩!